-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1)
扶贫促和谐民贸谱新篇
来源: 未知 2016-04-05 南京视野网
——学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精神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扶贫时曾多次指出,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作为一件实事摆在那里,哪怕一次改造量少点,但做一件是一件,让人看了确实觉得党和政府办得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肺腑之言中包含着富裕强盛腾飞中国梦的执政理念和系列的惠民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扶贫政策和项目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能否在精准扶贫和民族贸易上再创一个“样板”,圆中国民族贸易助推精准扶贫的宏伟中国梦。 全国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全力配合为2020年实现全国脱贫建成小康社会在努力奋斗。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前沿的阵地和引导组织,为国家精准扶贫应该做些什么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力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我们看到成果的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艰巨漫长的历史任务,在扶贫开发工作推进过程中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我国农村的减贫步伐存在放缓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农村贫困人口越扶越多的现象。此现象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尤为严重,这给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实施精准扶贫,民族贸易是“输血变造血”的扶贫先锋。 民族贸易是实现民族地区商品流通、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原有的民族贸易政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有些民族贸易政策已名存实亡,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民族贸易发展,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进步,对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不利的影响。民族贸易促进会在民族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变工作作风,创造民族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引导民族经济发展成为我国一个经济增长点刻不容缓。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族贸易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在经济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和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显然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经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要多于东部地区,因此,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边境贸易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贸易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贸易优惠政策,才能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向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化,促使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之间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差别,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可能性。 二是发展民族贸易促进民族和谐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后,原来对民贸企业“三项照顾”的规定有的已经弱化,有的与现行经济体制和财政金融政策发生了矛盾而无法继续执行。现阶段一些经济政策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很少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贷、利率、汇率等现代化经济杠杆形式;经济政策以给钱、免税等输血式扶持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人民的依赖心理,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有点求稳定,不思进取的倾向。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要实施精准扶贫,通过一系列的民族贸易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引导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民族地区商品流通,支持与鼓励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殊商品的生产。一方面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特殊要求,尊重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促进了社会和谐。贸易带动产业、产业带动经济、经济带动发展、发展带动扶贫,最终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融洽相处。发展民族贸易,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特殊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受到尊重,民族关系实现了和谐。 另一方面推动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贸易优惠政策是党和国家扶持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搞活流通、发展经济,在政策上给民族贸易(商业)一系列扶持措施、优惠条件,照顾办法的总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导引与制约,产业政策是引导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的市场需求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民族贸易发展中,通过民族贸易政策的制定来引导民族地区商品生产,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发展民族贸易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有些人,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视作予取予夺的“唐僧肉”,扶贫资金被层层克扣挪用,扶贫对象弄虚造假等问题在许多地方都有存在。不管是扶贫不上心,工作存纰漏,还是故意违规违纪、假公济私,都是把救命钱变成不义财,造成地方“争贫困”、 “装贫困”群众的怪象。这种“利益共同体”一旦形成,不仅脱贫难上加难,而且颠覆了扶贫的本意。 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系于精准。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下精准脱贫需要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从“千篇一律”转向“个性化定制”。7000万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为何贫困,怎么帮扶,确实工作量极大。 民族地区发展缓慢与思想教育和引导及文化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少数民族有着自己民族长久以来特殊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造成很多的不良习惯,文化水平低下对社会发展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局限,这些直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扶贫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找准贫困基本点是关键。 扶贫工作不仅是帮助困难群众拔掉穷根,也需要拔掉基础建设中的“穷根”。个别地方见到扶贫款就想方设法“制造资格”分杯羹,遇到扶贫难题就无人问津,好政策怎么有好效果?精准扶贫,本身就是一件高度复杂,需要创造性的工作。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应在发展民族贸易的状况下,努力搭建一个以商贸为平台,促和谐求发展的服务体制,在精准扶贫上做到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挖掘民族地方经济资源及旅游资源,引进脱贫项目带动民族经济发展,将民族特色产品推向全国走出国门进入世界市场,使民族贸易逐步成为促进我国世界贸易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努力提升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水平,走出光输血不造血的困局。民族经济贸易发展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日子还会遥不可及吗?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驻会副会长郎彪)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河北省启动贫困白内障患者万人救助公益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已有1条评论
【中国名企排行网】(文/田西荣)日前,由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名企排行网联合主办...
【中国名企排行网】 (文/田西荣)近日,由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名企排行网联合主办的...